11月8日至9日,2020智慧校園標準體系建設與人工智能+教育論壇在長沙盛大舉行。
本次論壇,我們有幸邀請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后勤處副處長湯程榮為大家分享智慧后勤建設思路。湯程榮以“AI+大數據環境下的高校智慧后勤”為題作報告,帶來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以下簡稱“廣外”)的智慧后勤建設實踐的經驗分享。
廣外打造后勤“智慧大腦”
湯程榮表示,廣外后勤處對于后勤工作的理解頗為深刻。學校的智慧后勤建設,更像是一場戰略布局,講究排兵布陣,目的就是交上一份讓師生滿意的服務“戰績”。對內,廣外后勤處思考如何將前人積累的后勤經驗與智慧融入到智慧后勤平臺建設中,讓經驗與技術的有機結合為后勤服務夯實基礎。對外,后勤處著眼于當下學校師生的核心需求,以重點突破加全面攻克的戰略進行布局。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后勤處副處長湯程榮
在智慧后勤領域還尚未成熟的當下,廣外已形成了超前的智慧后勤建設理念,“讓智慧融入行業、以行業改變工作、讓工作形成積累、將積累變為智慧”。
為了讓這份理念得以落地,廣外聯合三盟科技,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引入、底層平臺構建、應用體系建設、大數據分析體系探索等方式,打造具有廣外特色的智慧“后勤大腦”。
據湯程榮介紹,廣外的后勤“智慧大腦”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完成三大平臺建設,并實現通過三大平臺引導5個應用體系的建設。對此,湯程榮重點提到了后勤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及后勤物聯網基礎服務平臺的建設效果。
//后勤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
由于缺乏頂層規劃,傳統的后勤服務慣于將各種服務分散到不同平臺,師生們需要下載多個APP才能享受到綜合服務。廣外充分考慮師生使用的便捷性,將所有服務融合到一個平臺,大大提升師生的使用體驗。
師生常用的預約、申請、投訴、維修、繳費等服務都能在平臺上實現。散落無章的“服務點”搖身變成云端“服務大廳”,廣外后勤“百寶箱”服務從此開啟。
//后勤物聯網基礎服務平臺
后勤工作除了做好服務之外,“能耗”作為后勤管理中的“隱秘角落”,同樣需要被重視。談到對能耗的管控上,湯程榮表示廣外已做到了對能耗以及地下水管的監管。目前廣外已實現對每棟樓設置監控點,之后還計劃將能耗的監控點布置到每一個房間,每一個樓里面的電表,最終達到對學校所有水電能耗的監控。
此外,湯程榮還提到,廣外的后勤服務平臺融入服務、管理、節能、安全、監督五大體系,圍繞師生服務、業務管理、節能減耗、安全管理、服務監督等重點內容建設,助力廣外打造智能化校園,讓校園生活更加美好。
智慧后勤建設思路
結合自身經驗以及在廣外的智慧后勤建設實踐,湯程榮也分享了對智慧后勤的思考,希望給其他院校的后勤建設帶來啟發。他重點強調了智慧后勤建設的兩個重要思路。
一是以特帶面、優勢發展。
后勤建設要立足于學校的后勤現狀來開展,抓住學生的核心矛盾點,對突出問題進行快速、精準地解決,實現“以特帶面”,有力帶動后勤服務質量的躍升。同時找準優質企業,發揮企業優勢與學校特色的結合,來解決后勤面臨的問題。
二是基礎先行,應用跟進。
智慧后勤建設首先要有一個總體上層規劃,從在線化到數據化再到智慧化。先建立起一個標準,再逐步完成學校整體的信息化、智慧化的規劃。
第二步,是要升級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基礎建設,以管理信息化建設為切入點,以點帶面,爭取學校的投入,這是最大的關鍵。
第三步,我們要理清一些對應的數據標準,數據交換的標準,解決學校平臺多、整合差,數據孤島、數據不標準的問題。
第四步,是通過對數據的應用,充分發揮數據價值,從而建立一個方便、快捷、高效的智能化后勤保障體系。
目前,廣外的智慧后勤建設已經頗具規模和成效。這離不開廣外后勤團隊對智慧后勤的統籌布局,以及引入優質企業助力的胸懷。
談到未來對智慧后勤的期待,湯程榮坦言,“我們希望通過將后勤行業智慧化,從而改變后勤在整個學校,甚至整個高校的形象和地位”。心之所向,行之所至。從湯程榮的發言中,我們可以預見,廣外的智慧后勤之路遠不止于此。